
原本計畫今天到高鐵台中站再測試一下這顆鏡頭的,沒想到過了中午卻變天了,
艷陽天變成了烏雲密佈,還隱約下著雨,就如同我此時的心情 T_T,
沒辦法,只好在室內多拍幾看看,也幸好昨天一時興起有先拍幾張當測試前篇
















老實說,這是我第一次測試SIGMA的鏡頭,以前對SIGMA並沒有什麼看法,
原本應該是用DA16-45的,不過手上並沒有這顆鏡頭,時間上也來不及再去借來測試,
所以此次測試用PENTAX DA18-55來做比對測試,
因為DA18-55的最大光圈是F3.5~F5.6,所以我大多用F4 or F5.6來測試
從上面的幾張比對照片可以很明顯看出,SIGMA的鏡頭搭配在istD上會偏暗,跟DA16-45一樣,
此點有好有壞,稍微的曝光不足有助於後製,但是對懶的後製的人卻會是一大缺點
再者,SIGMA 18-50 F2.8的銳利度頗佳,反差大,色調濃郁,這跟稍微不光不足也有點關係,
不過在暗部的描寫力卻沒有PENTAX DA18-55來的好,我認為是鍍膜的關係,
PENTAX SMC鍍膜據原廠表示有98%的透光率,
雖然我不知道SIGMA的透光率是多少,但顯然沒有PENTAX SMC來的好
除了上述所說的會略為曝光不足之外,我還發現當焦段拉到50mm要拍微距時,
因為最近對焦距離太近,而遮光罩太大,
往往遮光罩的影子會蓋到被攝物體,倒置上頭有陰影,
再來就是若焦段是由16mm(等同於底片機的24)起跳的話,會更加值得擁有,
畢竟24mm的張力比27mm大很多,也不至於太過於難以取景,以及變形
基本上這顆鏡頭給我的感覺是C/P頗高,18-50的焦段等同於底片機的28-75,
再加上F2.8的恆定大光圈,還有1:3的微距功能,
卻只有一萬三千多的售價,遠便宜於各家原廠此焦段的大光圈變焦鏡,
若沒有原廠情節的同好,會是不錯的選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