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在1976年,PENTAX發表了一顆薄餅鏡頭 SMC PENTAX-M 40mm F2.8(以下稱為M40),以18mm的厚度震驚攝影界,稱為"the pancake",也就是現在俗稱的薄餅鏡頭。而2005年PENTAX再續神話,新的薄餅鏡頭--SMC PENTAX-DA 40mm F2.8 Limited(以下稱為DA40)上市,以15mm的厚度贏得世界上最薄、最輕量的鏡頭之稱號,再度向世人展現PENTAX造鏡工藝。
二、詳細介紹
PENTAX DA系列主要是開發給數位機身使用,成像圈僅適用於現有的APS DSLR,無法適用於底片機或是以後的全片幅數位相機,因而DA40也只能適用於PENTAX目前現有的數位機身上(*istD/Ds/DL/Ds2),安裝後的視角以135底片換算相當於60mm,而在鏡身上有著代表DA鏡頭的綠色線條。
本著「Limited」系列的開發理念,是高性能、高品味的代名詞,DA40具有高對比和低色差的特點,以及立體感的清晰畫質。遮光罩和鏡頭蓋採用了與鏡筒相同的鋁合金切削材料,具有精緻外觀。還有快速切換對焦系統(Quick-Shift Focus System)功能,能在AF對焦後立即進行手動對焦,不需任何切換動作。而9葉式虹膜光圈能確保真實再現對焦範圍以外的區域,並提供多種濾鏡安裝方法(安裝在鏡頭上的49mm尺寸濾鏡或者安裝在遮光罩上的30.5mm尺寸濾鏡)。這將可操作性、可攜帶性以及高級解像能力融於一身的SMC PENTAX-DA 40mmF2.8 Limited可說是隨身使用最理想的標準鏡頭。
三、新舊款PANCAKE鏡頭比較




而PENTAX這兩顆新舊Pancake鏡頭也都是改良於蔡斯Tessar的設計(前四組鏡片為Tessar架構,詳見表二),有著同樣的優點就是輕巧,僅4群5枚,因而最大光圈都是只有F2.8。其詳細資料如下:
SMC PENTAX-M 40mm F2.8 | SMC PENTAX-DA 40mm F2.8 Limited | |
光學結構 | 4 群5枚 | 4 群5枚 |
濾鏡尺寸 | 49mm | 49mm(30.5mm) |
最近對焦 | 0.6m | 0.4m |
光圈葉片 | 5 片 | 9片 |
最大直徑 | 63mm | 63mm |
厚度 | 18mm | 15mm |
重量 | 110g | 88g |
表一:M40&DA40規格比較表
SMC PENTAX-M 40mm F2.8 | SMC PENTAX-DA 40mm F2.8 Limited |
M40& DA40合影
四、實拍比較
這次我們分別使用了*ist D和*ist DL來測試,主要是想了解次專業機(*ist D),跟入門機(*ist DL)使用DA40拍攝有何不同效果。
4-1 *istD實拍
以下測試使用PENTAX *ist D,RAW拍攝,PENTAX原廠軟體轉成TIF 16bit再由PS轉為JPG,僅縮圖,未修改。
SMC PENTAX-M 40mm F2.8 | SMC PENTAX-DA 40mm F2.8 Limited |
4-2 *istDL實拍
以下照片使用*ist DL,RAW拍攝,Silkpix轉成TIF 16bit再由PS轉為JPG。
SMC PENTAX-M 40mmF2.8 | SMC PENTAX-DA 40mmF2.8 Limited |
五、評論
雖然M40與DA40這兩個鏡頭是在不同世紀所推出,但卻都有改良於Tessar的光學結構(4群5枚),也因此在解析度上兩者的表現不分軒轅,幾乎是同出一轍。但在色調上的表現卻略有不同,M40較為偏暗,色調濃郁,而DA40較為明亮,色調豔麗。尤其是在現場光線幾乎是不會變化的情況下拍攝,能很明顯的讓我們了解兩個鏡頭不同的調性。
在上圖範例中,可以很明顯看出M40與DA40兩者在曝光量上的差異,同一台機身的標準測光值之下,DA40拍出來的照片比M40拍出來的明亮,我們比對快門時間,DA40的快門時間比M40的快門時間小,換言之,DA40在進光量較少之下,拍攝的照片卻是比較明亮,可見得DA40對光線的透通性好很多。
這顆新世代的薄餅鏡頭的表現相當優越,以如此的輕薄短小,卻有這般驚豔的表現,令人不免讚嘆PENTAX在製造鏡頭上的功力。
六、 DA40的一些作品
七、參考網站
1. http:dc.watch.impress.co.jpcdalens20041213619.html
2. http:www.pentax.co.jpjapannews2004200453_t.html
3. http:dc.watch.impress.co.jpcdareview20050117753.html
4. http:leicafanclub.orgreportnoct1.htm
哇!綠兄您在2005/12/31的11:59分發這篇文章啊!呵呵?
回覆刪除我記得在DA40LE出來時,伊達淳一也有比較過這兩顆鏡頭。當初的評論是M40/2.8由於是五枚光圈,所以散景比較差一點,其他的表現倒是差不多。不過立體感上,當然DA40LE還是比較好。
我覺得DA鏡顏色還是比較濃一點,而且這一顆有別於前三顆LE,這一顆顏色比較暖調。
對呀,趕在2005/12/31/ 11:59發表以紀念2005年的過去,並迎接2006年的到來。
回覆刪除其實這兩顆鏡頭在表現上的差異真的不大,不過散景這部分我當初倒是沒有想到要測試,單以規格來看M40的五葉光圈在散景上的確差了點。
說不定M40偏暗的問題可以透過照白光來解決,那兩顆鏡頭的差距就又更小了。不過很可惜DA40已出售,所以也沒機會再試,也很可惜當時還沒有43LE,不然可以再比43LE vs DA40。
綠兄,我最近一直在做LED照光的動作。因為我盤檢鏡頭發現有部分的鏡頭也是鍍膜變質的,只是拍照時沒有多大的異常,所以沒發現而已。
回覆刪除我的心得是:鍍膜品質最穩定的還是smc Takumar系列。K系列以後的鍍膜似乎很容易受朝而使得鍍膜通透度下降,然後變成暗紅色,往鏡頭裡面看好像黑不見底似的。
其實正常的smc鍍膜在日光燈下應該是清清如水通透度高,然後部分鍍膜會反射日光燈管的形狀並呈現綠光, 紅光以及藍光。
我的A24/2.8原來是個鍍膜嚴重退化的鏡頭,已經照了五天五夜,有一片鍍膜現在還一半綠色一半紅色呢!還有我發現,賣家不是很誠實,這一顆有被洗過,因為照到一半時有霉菌絲狀痕跡的印記出現了,哼!
所以綠兄也許也該去照照您的M40/2.8,有照有保佑^^
我都一直有在照,這兩天照的是M20,晚上再來換M40好了。
回覆刪除我也覺得Takumar鏡頭應該是很優,畢竟當時製造鏡頭的用料都很講究,且也經過這麼久的時間考驗,該掛的也早就掛了。且老鏡頭的發色完全不輸給現在的新鏡頭。
至於你說的問題,由於我目前手上K鏡只有一顆,A鏡沒有,這倒是無從確認,幾顆M鏡倒是沒發現此類問題,不過我覺得應該是很有可能。畢竟我們自己測試的結果相當明顯。可惜不在北部,不然參加一下聚會就有很多鏡頭可以比較、測試。
買到洗過的鏡頭,這倒是不意外啦,畢竟沒有幾個人可以清楚的分辨出來,說不定你的賣家也不知道有沒有清洗過呢,我覺得只要是鏡頭乾淨,鏡片OK就好。也所以我在賣鏡頭都不敢說不曾清洗過,頂多我只能確認在我手上沒有清洗過,除非是我新買的。
不愧是綠版主,很詳盡的評比!
回覆刪除如果可以把Nikon 45/2.8p拉進來一起比
就完美了!看看是P家的薄餅強還是N家的。
再更完美的話,再加一個有點厚的V家薄餅Ultron 40mm f2 那就是兩百分了。呵呵。
不過還是謝謝了,並祝您新年快樂。
謝謝小澍的爸,也祝您新年快樂
回覆刪除可惜我手上僅有這兩顆鏡頭,沒有你說的N、V兩家,且要跨系統的話,沒辦法只用一台機身來比較,變數又會更多,工程浩大。我想我還是拿個及格分數就好了 :P
恩
回覆刪除不同機身的問題
我倒沒想過
難怪很少看到類似的評鑑
看樣子
要來個華山論劍還不容易耶
綠兄,
回覆刪除可以把你的blog加到我的鏈結嗎?
謝謝!
RE:ob1206
回覆刪除當然可以,歡迎^^
RE:小澍的爸
一般評論很少會跨系統,因為變數太多,相反的,跨系統的評論也不用太相信,哈 :P
好仔細的測試阿!真是讚!
回覆刪除原野綠先生您好~~
回覆刪除看了您的文章得知da40 可以裝在底片機上,且不會有暗角,所以就買了da40,這幾天在試mz-s + da40
我翻了說明書,還是沒辦法調在 A 模式拍照,想請問您試怎麼調整的呢?還是MZ-s沒辦法將DA鏡接在機身上用A模式,必須接MZ-6才可以呢?
謝謝
敝姓郭
email:kakulian@gmail.com
郭兄您好
回覆刪除很遺憾的告訴你,MZ-S並沒有Av模式,只能用P or Tv模式,
Av模式要MZ-6 & MZ-7才有
版主您好
回覆刪除謝謝您方享這麼豐富的內容,
小弟是剛入P家的新手想向前輩您請教一下,
如果DA 40MM 採用B+W 30.5MM濾鏡內接的方式會不會摩擦到
鏡片前旁邊的部份,採用這種接法在實際拍攝上對成像會有什麼
影響嗎,謝謝.
RE:哲賢
回覆刪除裝30.5mm的濾鏡並沒聽過會有摩擦或影響成像的問題,
這是原廠建議的規格,我想應該不會有甚麼問題才對,
供參考
感謝前輩的指教,
回覆刪除想不到還有這種接法,
我又對pentax刮目相看了,
謝謝前輩的釋疑和詳細的鏡頭分享,
每每看到豐富的文章介紹都能增加不少知識 ^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