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Q接環等效焦距為5.5x
- 12.4 MP 1/2.3" CMOS 感光元件
- 3.0" 46萬畫素LCD螢幕
- 感光度ISO100-6400
- 快速撥輪,可快速切換4種相片膜式
- 12 bit DNG RAW格式
- HDR模式,重複曝光模式(單張最大可重曝9次)
- 縮時錄影、散景模式以及多樣化濾鏡
- 連拍速度5fps(Jpeg)、快速範圍30s - 1/2000s
- 機身DR防手震、DR II除塵系統
- 多樣創意濾鏡(含HDR)
- 內建閃光燈
- Full HD 1080/30p 影片錄製 (H.264/Mpeg-4編碼)
- 支援 SD/SDHC/SDXC記憶卡
- 使用D-LI68鋰電池,續航力約270張 (CIPA標準)
- 尺寸大小:102 x 58 x 34 mm , 200g (含電池、記憶卡,空機180g)
上個月有機會試用了一陣子,簡略的說一下使用心得:
- 體積小是優點,但也是缺點
這樣的體積實在太小了,我的右手掌無法握實,若單手使用還要按快門的話會容易晃動,女性使用者可能會覺得好一點。 - 按鈕太小
機背的按鈕太小,不好按,明明按鍵週圍還有空間,但不知為何不把按鈕做大一點?機背按鈕 - 畫質尚可
Q Mount的鏡頭雖好,但卻受限於1/2.3" CMOS感光元件的體積大小,畫質比一般入門數位相機好,但對上高階數位相機(1/1.7" CMOS以上機種),畫質上並無太多優勢。5mm@5-15mm 02 Standard Zoom 15mm@5-15mm 02 Standard Zoom 45mm@15-45mm 06 Standard Zoom - 便利性兩極化
搭上Q Mount的01 Standard PRIME、03 FISH-EYE、04 Toy Lens Wide、05 Toy Lens TelePhoto等定焦鏡後在體積與畫質上可取得一個平衡點,提高了攜帶性卻失去變焦的便利性,而搭上02 Standard Zoom、06 Standard Zoom等變焦鏡後焦段涵蓋了27.5~247.5mm(等同135片福),取景上獲得很大的便利性,但兩顆變焦鏡的體積卻又失去了攜帶的便利性。 - 對焦有點慢
這台Q10拿到手上時韌體版本還是出廠時的V1.0,使用上有很明顯的拉風箱毛病(最近到最遠來回一兩次),後來將韌體更新為V1.01版本後才有大幅度的改善,不會再拉風箱。 - 錄影時變焦後無法自動對焦
按下錄影鍵時會先自動對焦,但是開始錄影之後若再變換焦段則不會再自動對焦,必須手動對焦,這點在專業錄影上是個優點,但是在這樣的入門機種卻是很大的缺點。 - 寫入時間過長
每拍一張得等記憶卡寫入完畢後才能再操作,我使用創見 16G C6 SDHC,拍一張JPG要等兩秒,拍RAW要等3-4秒後才能再進行任何動作,這點對使用上有很大的影響,建議餵食SDXC規格的記憶卡。 - 副廠轉接環效果不佳
因為要測試,所以我特地借來了副廠的轉接環,但副廠轉接環就一個套筒而已,轉接PK鏡頭後沒有SR防手震,x5.5後焦段太長容易手震,拍出來的成相有點鬆,我猜測可能是因為CMOS點距太過集中,135鏡頭解像力不足或是光線在轉接環內繞射所造成。FA300/4.5 + 副廠轉接環
FA300/4.5 + 副廠轉接環
FA300/4.5 + 副廠轉接環 - 原廠轉接環太貴
原廠轉接環雖然貴了許多,但功能上也多了許多,例如:內建機械快門、可手控光圈...等,這些事副廠做不到的功能,若是拿來拍鳥類、拍宇宙星空則是便宜又實用的方式,只是原廠轉接環尾端設計有接點,但不知為何不把前端也設計上接點,若是能讓轉接DA鏡後也能自動對焦的話,那將是一大福音。
原廠轉接環詳細介紹請參考這裡:http://www.fuji.com.tw/dscacc.asp?AID=10662
結論:基本上Q/Q10就像是數位時代的Auto110,若以現在的高階消費數位相機來看,Q/Q10的畫質並沒有太大的優勢,不過這是CMOS體積的原罪,我猜想接下來Q系列的後續機種很可能會採用較大體機的CMOS,例如:1/1.7" CMOS,甚至是1" CMOS,屆時Q系列的優勢就會慢慢的浮現出來,我衷心期待這天的來臨。